- 联系我们
全国24小时免费咨询电话:
400-805-8908
welcome@smartpm.com.cn
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每个星球都有着自己的轨道,它们各自运行、互相牵扯,却又奇妙地保持着动态的平衡。“一沙一世界”,一个项目中的各种相关方也构成了一个小宇宙。好的项目经理会让自己处于一个“恰到好处”的平衡点上,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应该朝哪个方向用力,从而“四两拨千斤”,影响整个力量布局。本文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我对平衡之道的理解。
平衡亲与疏
项目经理进入一个团队后,会发现团队很自然地分成了两个阵营,有人特别欢迎你,期望你的到来能够为他们带来某种支持,而另一些人的态度却要冷得多。这时,你很容易与你的支持者们相互亲近,对他们的痛点深度共情,在各种场合为他们发声。久而久之,你与他们打成了一片,甚至不自觉地带着他们的视角去看问题。而在别人眼里,你俨然成了这一方的“形象代言人”。
初来乍到一个陌生环境,项目经理想要站住脚,这种做法本无可厚非,可如果长期下去只是代表一种声音,无异于画地为牢,作茧自缚。作为项目经理,你得到的是一部分人的高度支持,但失去的却是一个珍贵的第三方视角。可以想象,要让另一方阵营敞开心扉去接受你、信任你、继而配合你的工作,无疑将变得曲折和漫长。
平衡强与弱
X项目,测试的同事煞是苦闷,最后关头测试时间总被挤压,每次出问题还首当其冲地被公开责难,生活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项目经理介入后,在很多公开场合创造机会让测试发声,争取大家对质量的更多重视。伴随着一系列措施的推进,大家对测试的声音越来越重视了。可好景不长,事情似乎变得有些走味了,发声的机会俨然变成了测试发起炮轰的阵地,大家怨声四起。
项目经理天生的“使命感”——要为“穷苦大众”伸张正义,使得他很容易与项目中的弱势群体打成一片。这其实是一种有意识的平衡,但值得注意的是,强势弱势往往是动态变化的,因此这种平衡也一定要动态地变化。为弱势群体撑腰撑久了,弱势也有可能在某种场合下转变为强势。对弱势者的“过度”保护,实质上会造成对其他所有人的不公。
平衡内与外
面对外界对团队的非议,项目经理是站在团队立场一致对外、努力维护,还是站在外界用户或其他相关方的角度,义正词严地要求团队改进?
如果你是李天一的母亲梦鸽,面对外界对孩子的指控,是鸣冤叫屈、百般维护,还是厉声呵斥、责其改进?
带团队与育儿是一个道理,走得太近、关系太密,你会跟团队产生情感关联。别人说团队哪点哪点不好,条件反射般地你就会站出来维护,那些话就像句句都是在说你一样。与团队的共情,无疑会加深团队对你的信任与依赖,但另一方面,也会遮住你的双眼,让你对他们真正该提高的地方视而不见。
在这种情况下,更为合适的做法,或许是在“设身处地”对团队表达足够的理解和同情之后,以开放的心态去体会外界所反馈的痛点,最终引导团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促成其自愿自发地改进。
平衡抑与扬
通常人们会认为,批评要谨慎,表扬则多多益善。但实际上,表扬或鼓励也会成为矛盾的导火索,如过度鼓励苦劳容易让功劳者失望,过度强调功劳容易让苦劳者心凉等。
在弱矩阵结构下,项目经理虽无实权,但因其职务关系,会给其带来很多话语权。如项目经理主持的面向项目组高层负责人的周会,公开对外的周报等,这些公开的舆论阵地,很容易使项目经理处于舆论的中心,所以说话做事更要平衡好尺度。
这样说是不是我们就干脆不要表扬了?如果这样想那就又极端了,更为合适的做法是,在你进行表扬时需要经过深思熟虑,知道你这样做会在团队中强化哪种行为,抑制或打击哪些人、哪些想法,想清楚了再做。如果无法预估后果,建议你尽量避免直接发起表扬,如果一定要表扬,借他人之口或许更为中立。
结语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期,项目经理需要采取完全不同的行动,这些看似矛盾的做法有时会让你陷入悖论和困境之中。如何有效运用平衡的力量,需要直觉、判断以及经验,这也是项目管理被视为艺术的原因。如果运用得当,平衡之道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可以让你在各个角色、各种力量之间游刃有余。
但是,想做到“恰到好处”的平衡非常困难,有时在特定时期你天然需要一定的倾向性才能办好事,但更重要的是你必须对此保持警醒,后退一步重新思考一下,自己这么做出于什么考虑,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以及什么时候需要重新调整你的平衡策略,以便做出更合适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