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思摩特项目管理官方网站! 南京 | 镇江 | 扬州 | 常州 | 芜湖 | 马鞍山 | 滁州 等地区指定项目管理培训中心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 全国24小时免费咨询电话:
    400-805-8908

    welcome@smartpm.com.cn

    • 培训究竟有什么作用?值多少钱?能回收多少利润?

  • 发布时间:2010-03-12 11:00:02  来源:思摩特 www.smartpm.com.cn  浏览量:0
  • 编辑导读:南京思摩特是一家专注于项目管理培训服务专业领域,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一体化项目管理培训服务解决方案的服务机构,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授权的教育培训服务提供商。

     

        种下思想,收获行动;种下行动,收获习惯;种下习惯,收获品德;种下品德,收获命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什么样的行动,就有什么样的结果。要想争取新的结果,当然要先改变行动。没有任何药能够“药到病除”。
     
        有一家企业的老总问我,培训究竟有什么作用,值多少钱。这个问题让我开始非常认真地回顾这些年做培训的经历。特别是刚刚过去的一年。这一年我到各个公司做了200多天培训,有不少想法很愿意跟大家分享。 
     
         培训不是信息量的讲解
     
        三四年前,绝大多数中国经理认为培训和教育没有什么区别。表现在他们会请大学教授来“讲课”;会要求培训讲师“增加信息量”;一个培训安排越多人参加越合算;培训时间要长,练习时间要短,少做练习多讲课;最好每天晚上讲两个小时;讲义要厚,最好有书发,“要不然我付你那么多培训费干嘛?”;座位要规规矩矩摆成教室形状;有时在培训之前,领导还会训话:“大家要注意纪律,不要交头接耳,不要讲话。” 
     
        有不少公司花巨资兴建培训中心,教室的桌椅都是固定的,根本不能移动。还有一些公司在会议室里培训,中间赫然摆着一张巨型会议桌,所有培训学员围坐桌子两边,每人面前摆着茶杯和笔记本,像参加公司会议一样等待老师前来“培训”。这样的摆设相当限制培训效果。而且由于离工作场所太近,学员随时进出,或者有同事来找,或者要打电话或接电话。学员很难进入角色。
     
        不要让学员坐在后排 
     
        特别是每次要做练习或者分享的时候,不少学员以为老师没有教东西,于是更是进进出出处理公私事务了。事实上,在中国做培训最困难的事情之一就是让学员愿意投入到练习、分享、讨论、活动中去。因为不参与体验就一定没有感觉或收获,没有亲身的感觉就很难认同培训的价值,于是更加难以投入到体验过程中去了。你会看到坐在后排的学员往往对培训的评价偏低,而且他们往往任何时候,无论是开会还是培训,都愿意坐在后面。就是这个道理。不参与练习和活动就永远只能停留在听课阶段,很难真正掌握技能。 
    难怪培训之后,很多学员只在脑海中留下一个感觉,“好”、“还行”或“不好”,对待培训的态度跟看电影差不多。过不了多久,等到感觉淡化,培训仅有的痕迹烟消云散,不少学员就会抱怨培训“没有用”。如果学员在现场只带耳朵听“信息”,不积极投入参与、练习和分享,因而不能形成深入的冲击和感受,课后又不主动尝试改变自己一贯的行为,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行为照旧,结果照旧。不是培训“没有用”,而是“没有去用”,当然“没有用”。
     
        培训是改变行为的 
     
        于是,现在越来越多公司认识到“知”不等于“会”,培训的功能必须超越信息传授。在不少公司,几年前还是大班“听”讲演般“听”课,现在已经演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培训:人不多,信息不大,反复练习,重技能不重信息。 
     
        培训不是灵丹妙药,课堂无法改变几十年形成的习惯。
        胡适先生早已有言在先:“种下思想,收获行动;种下行动,收获习惯;种下习惯,收获品德;种下品德,收获命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什么样的行动,就有什么样的结果。要想争取新的结果,当然要先改变行动。没有任何药能够“药到病除”,行为依旧别指望结果翻新。因此,培训一定要鼓励学员改变行为。
     
        减少受训人数;减少单位时间的培训强度;增加双向交流,鼓励学员踊跃参与,更多练习、活动、讨论、参与、分享和思考;远离日常工作场所的环境;灵活多样、移动自如的教室布置;不仅要求学员动耳朵,还要他们动脑,甚至动手、活动身体;不仅用左脑,还要用右脑……所有这些改变都有助于培训的功能从最初的传授信息,向传授技能,甚至改变人的头脑深化。 
     
        几年前,中国的经理们看重培训带来的信息;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追求培训带来的技能;而真正懂得欣赏培训的公司开始看重培训给学员带来的头脑的改变。为什么这么说呢? 
     
        做培训这一行的好处之一,就是能见识各种类型的企业,以及对比这些企业中的人。如果有机会主持公开招生、学员来自不同公司的课程,更是可以尽情对比观察不同学员带来的各自公司的文化,以及这些文化给他们打上的深深烙印。
     
        成功者往往不是智商最高的人 
        培训课上,有的学员面无表情,有的却是如沐春风,呈现自信而友善的微笑;有的端坐一隅,拒人千里之外,有的却轻松自如,主动与他人交往,容己也容人;有的热情与讲师形成共鸣气氛,教学相长,有的却是要么抬头听讲,要么低头顾自翻看讲义,永远闷声不语。 
     
        前者心态狭隘、自我封闭,团体意识欠缺,后者却是自信、乐观、开放,善于与人沟通,注重团体的成功。前者经常说培训没有用,而且说培训内容多么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和我们的实际,后者经常告诉别人什么什么培训改变了自己;前者来培训课上抓治病的药,后者来学习健身的方;前者画地为牢,作茧自缚,而后者却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愿意开放和吸收于我有用的东西…… 
     
        成功的员工往往不是智商最高的人,却一定是“情商”高的人。现代管理培训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把受训学员培养成后者这样态度积极、开放、自信、有团体精神,并且善于学习的高情商的人。这是从要求通过培训得到更多信息,到依*培训养成具体技能以来,从事人力资源与培训的专业经理,甚至企业最高负责人应该十分注意的方面。 

        回答那个企业总经理的问题,我说:“培训可以提供‘信息’,但这样的培训只值书的价钱,付多了浪费;有的培训可以形成技能,值得你花大价钱;而真正好的培训可以改变人的头脑,这是无价的。之所以你需要不断做培训,就是因为你必须改变员工的头脑才能突破制约成功的瓶颈。”
     
        把董事长办公室改成教室
     
        新经济的出现导致了经商方式的变化,这种变化给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提出了新挑战:知识愈来愈重要,同时也愈来愈脆弱——折旧率提高,更新速度加快,因此,没有任何人可以抗拒学习培训,没有任何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企业家可以不重视学习培训。正如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所说:“在这个时期成功的公司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对最有竞争力、更富生产性的管理人员的需求;一个是把办公室与教室连在一起。”随着知本的价值超过资本,职业培训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现代企业的培训理念创新正在改写人力资源开发的“游戏规则”。
     
        拒绝培训 = 拒绝工作 
     
        大通曼哈顿银行规定:“凡无正当理由且多次拒绝参加培训者,银行予以解雇”,可见其对培训的高度重视,把培训与晋级、提升、奖励紧密结合,并在培训内容与形式上大做文章,“大通曼哈顿”的培训可谓独具特色。 
     
         大通曼哈顿银行把培训与晋级、提升、奖励紧密结合,使用这种办法极大地调动了员工主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大通曼哈顿银行搞了一个员工鉴定表,每人每年都要填写一次,其中是否参加培训是重要的一栏,这栏的情况关系到将来加资晋职的机会。“凡无正当理由且多次拒绝参加培训者,银行予以解雇”,以此来推动全体员工提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大通曼哈顿银行员工培训的成效与其领导带头参加培训是分不开的。
     
        脱产培训=吸引顶尖人才 
     
        埃森哲公司的研究表明,员工的升迁机会、“实时”业绩评估及技能的发展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尽管公司近来掀起裁员浪潮,80%的全球企业领导人仍认为今天的“人才问题”比三年前重要得多,而且其中的68%认为留住人才远比补充新鲜血液更重要。这项题为《高技能的员工:数码经济时代决定成败的因素》的研究发现,大多数公司仍在为留住人才的问题而头疼,是因为他们主要依*提高工资和奖金来防止跳槽,而在这方面领先的公司发现,为员工提供全面的事业发展和技能提高机会,才是吸引和挽留头脑灵活、技术高超、能够决胜于数字经济时代的员工的关键所在,这项研究是在采访了3个大陆8个国家10个主要行业集团的近500名公司管理人员的基础上做出的。当前存在的人才流失问题说明单*金钱是留不住人才的,实际上埃森哲的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是:公司可以通过使无论在企业内处于什么职位的员工都感到“有奔头”,并使各种人才的知识和技能都得到提高,来挽留人才和增进员工业绩。
     
        系统化培训=稳定人才 
     
        对于人才的正常、合法流动,不少企业“冲冠一怒”,称之为“流失”,这是有失偏颇的,市场经济下,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比物质资源的优化配置更为关键,如果人才不流动,又如何能体现出优化配置呢?为了稳住人才队伍,不少企业从消极的方面人为地设置了层层路障,如规定缴纳培训补偿费、规定服务年限,甚至以退出住房为条件等等。结果,人才还是在流动,近乎束手无策的企业困惑了。 
     
        其实,“解铃还得系铃人”,稳定员工的关键仍在企业本身,美国训练与发展协会指出,企业对员工的训练与发展之目标,其重要性并不比维持原有的竞争目标来得低。处于目前的信息社会,人力资源将取代财力资源而成为企业的重要策略资源,未来企业的成长原动力仍是适当的人才,要获得及留住适当人才,唯有提供给员工良好的环境与训练计划,让员工了解公司的目标与管理,才能使员工有参与的使命感,企业应对其员工拟定一套系统化的专业训练计划,这是员工稳定之源,那种认为培训投入越大,受到损失越大的观点是没有依据的,那种依*抢夺人才之所以难以稳定人才,关键仍在于没有系统化专业训练计划。

    热门推荐

    分享到 更多
  • PMI®, PMP®, PMI-ACP® and PMBOK® are registered marks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Inc.

    电话:025-84547600 / 13390908908 / 400-805-8908 / 传真:025-84547600 / 邮箱:welcome@smartpm.com.cn / Weixin:13327831928

    Copyright © 2009-2024 南京思摩特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12816号-2   苏公网安备 32011402010832号

      技术支持:软月互动

  • 咨询反馈
    扫码关注

    PMP、ACP项目管理培训顾问

    思摩特公众号

    返回顶部